多彩国内 有趣社会 今日国际 白话体育
新岭南 > 热点 > 多彩国内 > 正文

让文明祭扫成为清明节常态

来源:河源日报 2019-04-03 08:04   http://www.kcqsx.com/


□黄世军

“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清明时节,人们通过祭扫追忆先人、寄托哀思,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习俗,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近些年来,党和政府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号召群众摒弃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污染环境、存在隐患的传统祭祀方式,用鲜花祭扫、网络祭扫等更文明的方式来缅怀先人。群众的安全文明意识逐年提升,文明祭扫理念渐入人心。但也要看到,在清明祭祀中,一些不文明的现象依然存在:纸钱成捆烧、鞭炮大捆放,坟前墓旁也现“攀比”,祭祀品花样百出,还有烧“房子”、“车子”、“手机”等纸仿用品;至于因焚烧纸钱、燃放烟花鞭炮而引发火灾事故,同样时有发生。清明节作为文化符号,不仅是文化的精华,也是文明的缩影,蕴含着独特的民族情感和精神内核,代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民族情结。如今,随着低碳环保的观念深入人心,清明扫墓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更要与时俱进,去除糟粕,健康文明的祭扫,才是对先人最好的缅怀。一束鲜花、一个鞠躬,几许默哀、良久静思,过程简洁却不简单,仪式肃穆而不敷衍,情感饱满而不轻慢,同样能够表达对逝者的追忆与祭奠;或者在先人墓前或周围,亲手栽下青松翠柏等树种,既能表达怀念之情、思念之意,又能使墓前四季常青、春意长存,更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需要指出的是,文明祭祀习惯的培养,文明祭祀行为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坚持,久久为功,让新的祭祀方式逐渐成为市民的思想自觉和文化习惯。这个过程需要政府的宣传引导,多渠道、多途径宣传文明祭祀的重要性,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破除陋习。此外,文明祭祀习惯的养成,更需要群众的自觉践行。广大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引导市民文明祭祀、绿色祭祀。文明是一盏灯,照亮别人,温暖自己。新时代呼唤新文明,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让文明祭扫成为新风尚,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常态,让清明更“清明”。

新闻推荐

哈尔滨鼓励市民“随手拍”交通违法行为

○据新华社4月2日电记者从哈尔滨市政府获悉,自去年5月“随手拍”有奖举报道路交通违法平台运行以来,已累计受理交通违法举...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 让文明祭扫成为清明节常态)


 
频道推荐
  • 四川凉山火灾引关注 4月份是森林草原火灾高发期
  • 趣闻 再大的黑洞也比不过网友的脑洞!关于黑洞,最好玩的都在这
  • 讲道理没用?不!她坐上引擎盖后, 讲的全是道理…… 最新进展:奔驰女车主已和4S店和解
  • 直击当代婚恋痛点 《如影随心》明日上映
  • 单脚站立的火烈鸟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