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海宁
伴随着踏青赏花游人的增多,一些不文明行为也随之发生。据了解,北京市属公园正在研究制定“游园黑名单”制度,今后将对多次劝阻无效、破坏文物等行为较为恶劣的游客,采取一定的游园限制措施。(4月7日《北京青年报》)
北京市属公园通过建立“游园黑名单”来遏制不文明行为,利用“人脸识别”等技防手段,对行为较为恶劣的游客采取游园限制措施,应该说是一种有效的治理手段,游客一旦被列入这个黑名单,想混进公园很难。
不文明游客不遵守公园管理规则和相关法规,理应限制其“游园权”。只有如此,才能让不文明游客付出更大代价(不仅面临罚款,还被限制游园)。同时,对其他游客也具有震慑作用。可以说,这是重塑公园文明的一剂“良药”。
而且,建立这种黑名单也有制度依据。根据《北京市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践踏花草、攀爬树木等言行举止,属于“游客不文明行为”,在旅游高峰期间,可以限制不文明游客购票参观景区、入住酒店、参团旅游。
不过,如今不少公园是免费公园或者开放式公园,这类公园要么没有大门,要么门口无人值守,如何限制黑名单中的游客进入是个难题。这需要有关方面制定“游园黑名单”制度时,考虑更细致,设计更周密,真正发挥出约束作用。
新闻推荐
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清明时节各地群众广泛参与缅怀先烈活动
4月4日,民众来到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碑前缅怀英烈。/新华社发4月5日,烈士后人向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烈士英名墙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