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通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病日,人类认识帕金森病已逾200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专家认为,公众应更多关注帕金森病,提高对帕金森病的预防意识和辨别能力,做到及早诊断、治疗。
症状:动作慢手发抖
据介绍,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多发于中老年人群,我国65岁以上人群帕金森病的患病率约为1%至2%。
如何早期识别帕金森病?专家认为,其早期首发症状主要是“僵、慢、抖”。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副教授王含介绍,动作缓慢是帕金森病最关键的表现,包括刷牙、打鸡蛋等动作不灵活,走路时手臂不能自如摆动,写字变小,表情变平淡等。很多患者会手部颤抖,但有些患者仅有肢体的僵硬感,被称为非震颤型帕金森病。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帕金森病学科带头人王茂德说,帕金森病还可出现认知障碍、精神异常、睡眠障碍、感觉障碍以及情绪低落、焦虑、便秘等非运动症状。
防治:早治疗早受益
帕金森病的确切病因目前仍不明确,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氧化应激、脑外伤等均可能是影响因素。多数患者的病程都在10年以上,需终身治疗。尽管尚无根治方法,但及时规范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宜早不宜迟”。专家表示,帕金森病患者若能早期发现并及时规范治疗,可基本恢复正常生活。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首要的治疗手段,手术是药物治疗的有效补充。
王茂德说,帕金森病患者在治疗时常陷入两种极端:有些患者不愿及时吃药,认为拖延用药时间可延缓药物的耐药性,但事实上,目前业内认为帕金森病治疗应“早发现、早治疗、早受益”。“另一种极端的患者则是一心求快,拼命吃药。”王茂德说,有些患者感觉自己症状加重便自行增加药量,起初僵硬、迟缓等症状会有所改善,但不久就会由“不动”变为“多动”,还可能伴随烦躁、幻觉等副作用,导致远期治疗效果越来越差。
预防:运动及健康生活
王含说,目前研究认为体育锻炼、咖啡因对预防帕金森病或有帮助,太极、瑜伽、探戈等活动也被证实可延缓患者的病情进展。
“在我国,帕金森病仍存在就诊不及时、延误诊断率高、治疗率低的状况。”王茂德说,建议高危人群重视健康检查,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中老年人。其他高危因素包括长期在化学工厂或在有毒环境工作者、怀疑有肌张力或动作协调性有障碍者等。高危人群尤其要加强体力活动锻炼,包括肌力锻炼、关节锻炼、平衡功能锻炼等,并多参加社交活动,锻炼语言功能。
专家表示,适当运动有助于预防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患者也应在康复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力所能及的锻炼,延缓运动功能减退。建议患者在清淡饮食的基础上,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
(新华社)
新闻推荐
2018年9月,四川遂宁市委书记邵革军在签阅《关于审定市级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的请示》时发现,公文成文日期是2018年8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