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WPP集团旗下市场研究机构凯度集团(KantarGroup)发布《网络大病筹款平台行业洞察报告》。据悉,该报告为我国大病救助行业首份行业报告,报告显示,通过对行业同类平台进行多维度调研,显示大病筹款领域“一超两强”的行业结构初步成型。
大病筹款成保障补充
国家医保局公布的《2019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已高达13.5亿人,基本实现全民参保。不过,基本医疗保险仍然存在给付额低、无法有效解决大病重疾高额医药费用等问题。同时,商业健康保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给付额度和适用疾病类别上的局限性,但在人群普及范围方面却明显不足。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18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报告》显示,因保费高昂,商业健康险在2018年覆盖率尚不足10%。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及移动支付手段的成熟,原本仅存在于线下的小范围互助行为通过社交网络广泛传播,从信息发布、扩散到款项筹集的各个环节都更加便捷高效,利用社交网络获得大病救助,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选择。网络大病筹款平台经过四年多发展,已成为“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之外的有益补充。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超过500万大病家庭通过大病筹款平台发布求助信息,获得超过20亿人次的爱心响应。截至2020年三季度,仅水滴筹平台已成功为超过百万经济困难的大病患者筹得超过330亿元的医疗救助款,近3.3亿爱心人士支持了平台的救助项目,共计产生超过10亿人次的爱心赠与行为。
水滴筹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区域分布上,累计筹款金额最高的十个省份为河南、四川、湖南、山东、安徽、江西、江苏、湖北、广东和河北;累计捐款金额最高的十个省份为广东、四川、江苏、山东、浙江、河南、湖南、安徽、河北和福建。其中,来自广东省的困难大病患者累计筹款近15亿元,广东省爱心用户捐赠人次1.06亿,累计捐赠金额32.8亿元;仅在2020年,就产生了2400万次爱心赠与行为。
行业仍面临信任危机
《网络大病筹款平台行业洞察报告》显示,大病筹款行业目前已初步形成“一超两强”的格局,以水滴筹为代表的超级品牌,轻松筹和爱心筹为代表的强品牌,已联合占据了大部分的用户心智,形成了强品牌认知。
报告显示,在行业认知度方面,用户对于大病筹款平台的认知度已达到了64%。六成以上的网民表示,在不幸罹患大病缺乏医疗费用时,清楚地知道可通过大病筹款平台向社会求助,增加了一条自救渠道。
当提到网络大病筹款平台时,用户对于水滴筹、轻松筹和爱心筹三个品牌的第一提及率达到85%。
值得一提的是,参与调研的用户对于大病筹款行业的认知基本以正面为主,超过75.5%。其中,筹款用户对于平台的满意度达89%,非常满意的用户占25%;捐款用户对于平台的满意度达86%,非常满意的用户占26%。
不过,随着平台求助用户规模扩大,加之平台审核甄别人力有限、求助人家庭财产状况缺乏有效的核实手段等制约因素,大病网络众筹平台仍面临信任争议。尤其是各个平台之间的竞争趋于白热化,一些类似“扫楼筹款”、不同平台之间争夺发起筹款人等恶性竞争现象,一定程度上透支了公众爱心和信任,给行业发展带来阴影。
今年8月18日,由民政部主导举办的《个人大病求助互联网服务平台自律公约》2.0版本发布会及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爱心筹、轻松筹、水滴筹、360大病筹四家平台共同签署自律公约及倡议书,剑指行业恶性竞争带来的乱象。
有业内人士认为,倡议书和自律公约并没有强制性,难以真正约束平台之间的恶性竞争。网络个人大病求助规范化,仍需要加强自律与完善法律双轮驱动。
南方日报记者严慧芳
新闻推荐
《一个很好很好的小孩》的作者王悦微是宁波爱菊艺校的语文老师,也是微博大V,拥有259万粉丝,书中收录了48个温暖又真实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