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苏连娇
孩子放假时,家长觉得烦;孩子开学了,家长照样烦。这种“烦”来自家长每天晚上都要给孩子辅导功课、检查作业,稍不留意给老师发现错误,还要在家长群接受通报批评。
“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近日,一位家长因不满老师将大量任务推给自己而退出家长群,引发热议,还得到了不少家长的站队支持,称“终于说出了自己一直想说却没敢说的心里话!”
但另一方面,作为老师,也同样面临不小压力。一些老师抱怨“自从进了家长群,每天都是家长会”,面对点不完的未读消息已经产生了手机恐惧感。在家庭、学校都“苦不堪言”的背景下,如何将“变味”的家长群恢复正常,成为双方的共同心愿。
家长退群引热议
“你们上课不用心教,下课叫我帮忙批改作业,那我要你们干什么?”“我那么有时间收群消息,我不会自己教吗?”“整天不是让我去报补习班,就是让我帮忙改作业,改完作业还要昧着良心说老师你辛苦了。”……
一连串连环炮似的吐槽,出于一位江苏家长之口。近日,他在短视频中大呼:“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从视频内容来看,这位家长认为,老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辅导功课,使得自己承担了老师应负的责任和工作。
“说实在的,辛苦什么?教我教,改我改,是谁辛苦啊?”这位家长在视频结尾处问道。这段视频上传到网络后,得到不少网友站队支持。他们转发留言,令“压垮成年人只需一个家长群”相关话题迅速冲上热搜。截至发稿前,这一话题在新浪微博上阅读量高达7.1亿,吸引7.9万讨论。
本应为家长和老师提供方便的家长群,慢慢变成“压力群”。江西某学校三年级的几名家长,由于没给孩子批改作业,被老师直接在群里点名批评。也有家长因为自己孩子打错一个标点符号,而被老师在群里指责:“你当家长的不对孩子负责,不认真检查作业,想全部指望老师吗?”
家长老师苦“家长群”久矣
前段时间,一位孩子的父亲在家长会上突然情绪崩溃,因为他经常不回复家长群的消息,在被老师点名提醒后,突然失控。他边哭边解释,自己加班、开会,又要盯着孩子,怎么看得过来……
对于这位父亲的解释,不少家长纷纷表示理解。“本来上班的压力就大,手机上还得看看老师发了什么通知,晚一点回复,就会被老师点名,每天下了班还要看着孩子写作业。有时候顾不过来,就被说成不关心小孩,是挺委屈的。”
这并不是个案。近日,浙江一所学校为了迎接检查,要求家长自愿参加大扫除,结果一名家长因为没看到群通知,没有参加打扫,被老师要求面谈,并被指责不尊重集体和老师。其他家长也吐槽自己不光要打扫教室,还要去学校食堂帮忙打饭,俨然成为生活中一项“副业”。
事实上,不单家长面对家长群感到“压力山大”,很多老师的压力同样不小,有老师甚至感慨:自从进了微信群,每天都是家长会。一名中学老师称,每次在班级家长群中发一条学校通知,家长就“轰炸式”回复。由于手机上总有点不完的未读信息,他感觉自己对手机产生了恐惧。一名幼儿园老师则吐槽,从孩子进园到放学,自己就要追着孩子拍摄短视频,“一天要在家长群发至少10个短视频,让家长们知道自己孩子在幼儿园里的情况。”
小编说
家校责任边界需厘清
家长群成立的初衷,是为了方便家长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互动,促进双方在培养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发挥双向的积极作用。但就目前来看,不少家长群却逐渐变味。有的老师在群里给家长布置任务,要求做到“秒回复”;有的家长在群里炫富、打广告、变相拍老师马屁。
其他家长在工作之余好不容易看会手机,结果接收到的全是没用的信息,因此一些家长不堪重负,愤而退群。对于老师来说,群里随时随地的提问,也让老师得不到休息。慢慢地,家长群也就成为了“压力群”。
从家长、老师之间产生种种的矛盾来看,背后反映的其实是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责任边界需要厘清。以反映最多的老师在家长群里布置作业为例,本意可能是希望家长能督促学生完成作业,但在一些家长看来就有推卸责任的嫌疑。
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文规定“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强调“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强化面批讲解,及时做好反馈”。最近,太原教育局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指出,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打扫教室卫生、点赞转发各类信息等。这些举措反映了各地已开始关注家庭学校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的责任边界厘清问题。
简单地说,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能撇清教育学生的责任,要主动承担分内的教学任务;家长也要对教师工作多加支持和配合,多些理解,承担起辅助作用。只有明确双方的责任,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才能消除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障碍,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环境。
网友评论
@祝凯:这一批家长,小时候被老师点名,长大了还要被点名。
@正能量:教育是学校和家庭共同的责任,老师要尽职尽责,家长要以身示范,缺一不可,要相互理解,不要相互指责,大家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把孩子教育培养好。
@小兵开炮:对于老师在群里发布的内容,我一般都是回复“好的”。
@妍:老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还要把错误的答案修改正确,那么老师从全部正确的作业本上,怎么看得出学生哪些会哪些不会呢?
@家和万事兴:爱读不读,作为老师一个人要应付几个班级,而作为家长一对一就这么多事?
@初恋:现在当家长真不容易,在外要努力工作,在家也要努力辅导孩子作业,以前都不是这样的。
新闻推荐
□朝颜太多的辽阔和寂静,藏在山居的夜里。没有电的时候,你就用星星照亮脚下的路。从村庄的深处经过,有时候,你会听见轻微的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