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哥如今开着“别克”,经常在县城最繁华的街道招摇而过。当年可不是这样。刀哥是师范学校毕业的。
要说刀哥这名字还真有来历。刀哥大名赵光辉,按理该叫辉哥。刀哥又不是五大三粗的武夫,咋会叫刀哥呢?
刀哥刚毕业那阵子,利索精神着呢!一头乌黑的鬈发,两道浓眉,眼睛亮得像两颗黑琉璃球。刀哥爱干净,经常是白衬衣扎在裤腰里,超帅。
要是光凭娘老子的遗传,混不得饭吃,也算不上英雄好汉。刀哥有“两绝”:一张利口,一笔好写。都说年轻人血气方刚,和理想喝酒,与主义干杯。刀哥刚毕业那阵,就是这个样子。
学校有个老校长,是个老民师。那些年学校干领导,不要靠什么知识学问、领导才能,只要大队有人就可以。强势的大队书记能当六、七分家。老校长就得了支书的荫蔽,一屁股坐在一把手位子上好些年了。
你想想,这样的校长会能有啥作为?无非是吃点喝点装点,糊弄到退休罢了。学校就弄得像个破败的寺庙,香火不继,怨声载道。刀哥刚毕业,眼里揉不得沙子。叮叮咣咣就和老校长干上了。
学校从此不敢开会,一开会就成了刀哥的战场。刀哥慷慨激昂,在大会上把学校的工作驳得体无完肤。其实,学校早成火药桶了,刀哥只不过是根导火索。刀哥一发言,下边就有人叫好。气得老校长脸胀紫如猪肝,拍桌子拂袖而去。
刀哥的名气就是这么闯出来的。都说这小伙虽说狂傲点,可是一身义胆,犀利如刀。后来我们这帮年轻教师都尊称他为刀哥。刀哥无门无派却名震江湖。
局势发展到不可调和的程度。老校长自然有克敌的利器,老校长攀上了更大的靠山——乡长。这真像现实版的西游记,怎么了?收拾不住你猴子了?请出佛祖!
那些年教师的工资可都打乡里出,乡长就是教师们的衣食父母。乡长的话自然有五指山的法力。估计后来刀哥盘算着顶不住,干脆弄了个停薪留职到县里和朋友办私立学校去了。
我后来也遭遇了人生一场变故,被迫离开讲坛。关于学校的一切渐渐销声匿迹了。直到几年前在县城遇见几个老同学,说起刀哥,都说刀哥现在闹大了,还不是一般的大。于是就有人给刀哥打手机,约刀哥出来坐坐。
刀哥开着小车来了。一下小车,一个秃顶的男人让我简直以为自己花了眼。十几年不见,刀哥胖了。虽然那衬衣还是扎在腰间,那腰早已如水桶。眼睛不怎么亮了,闪闪的多了几分贼气。头顶那乌黑的鬈发几近不毛,露出大片红红的、发亮的头皮。
我刚想过去和刀哥握手寒暄,副驾驶门开了,一个年轻女人妖妖娆娆从车里钻出来。
大家打着哈哈说:“刀哥带女秘来了!刀哥就是刀哥,美女如云啊。”
刀哥却是一本正经:“什么话?老弟这么多年没见,我咋也得带个美女过来陪陪不是?”刀哥握住我的手,接着说:“今天随意,我包了。”刀哥的手心里有汗,手上有肉,也很热。
那晚上我和刀哥在宾馆,放开一“喷”。我的坎坷说不上嘴,支支吾吾就说是瞎胡混呗。刀哥故事可多了。说在县城创业的艰辛,说后来乡里想请他回去当校长,说县城富人们的生活,还说女人。说到女人,刀哥思维就有些不连贯,仿佛在打一手过去式的牌,轻易就会忘记出牌顺序。
期间,就有女人打过来电话。刀哥声音里颇不耐烦:“女人家,咋那么多事呢?跟孩子先睡不成吗?我和兄弟多年不见,好好聊聊,不用等我了。”打完还向我抱歉地笑笑说:“老娘们,都是一个鳖样。”
我俩就接着聊,刚没一会,又有电话过来。刀哥忽然压低声音,柔声说:“好的,等会啊宝贝!”我说:“嫂子见你不回去,又让孩子给你打电话了吧。”
“孩子?”刀哥笑得楼板都是震的,“兄弟!你真逗。不和你聊了,改天咱们再聚啊。”刀哥拿了钥匙、手机一溜烟走掉了。我睡不着,就打开电视狂熬。
可是,再精彩的电视节目都无法引我入胜。我感叹刀哥变化之巨,感叹世事弄人之功。联想到自己无辜受拘,被社会一盆大水淋成落汤鸡。如果社会真的是金字塔,我已经身处塔基了。仰望塔顶,刀哥们还在努力攀登中。
刀哥给我留了手机号,说有事可以去找他。我让手机号静静地睡在我的手机里,从不惊扰。刀哥也没有打电话给我,我知道刀哥比起我更忙。
后来,我在县城的一家私立学校谋了份工作。渐渐听到更多的关于刀哥的消息,有人说刀哥喜欢麻将,码压得很大;有人说,刀哥和老婆经常吵架,甚至闹着要离婚了。
传说中的刀哥慢慢真成了传说。
新闻推荐
□案例回放:某小区业主黄某出门,因踩到楼梯间一块香蕉皮而滑倒摔伤。黄某认为,物业公司未尽到卫生清洁责任,应该对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