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投资的多元化,热爱收藏、醉心古玩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作为资深收藏人的杨青,通过对一位收藏家的采访,写出了这本《古玩的江湖》。全书以“第一人称”的方式,讲述了收藏世界的鲜活万象。作者的娓娓叙述,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收藏的世界是欲望流动的世界”;要成为收藏界的行家里手,尤其需要刹那间的眼力与判断力,才能在收藏领域玩得顺风顺水,游刃有余;也才能真正享受到收藏的乐趣与喜悦。
作者用收藏实践,介绍不同质地不同范畴不同收藏常识
《古玩的江湖》一书由“欢喜得不得了、好得不得了、后悔得不得了”等三部分组成。作者用亲自收藏的实践,介绍了不同质地、不同范畴、不同规格名物的收藏常识。以收藏家“小茆”购买、出售、收藏的经历为线索,逐一展开对各种收藏基本常识的介绍,让人在精彩纷繁的故事中,得到知识的浸润。如作者在“邵云如的花盆,2000元都没有人要”一节中讲述说,在扬州古玩市场中,出现了中国陶刻艺术开创者邵云如的花盆;但由于这个花盆太新,被许多人都认为这是膺品而无人问津;但经过“小茆”一番仔仔细细端详,发现了“花盆底的白圈圈”,于是毅然出手买下。紧接着,作者才把为何能通过“花盆底的白圈圈”而得出是真品结论的原由从容不迫地一一道来,让人在分享收藏体会的同时,获得收藏知识的奥秘。然后,作者又讲述了“小茆”在一件紫砂壶收藏中出现重大失误的过程:一次,“小茆”花25元钱,从市场上收到一把制壶名家顾景舟制作的紫砂壶。这把壶“收自偏远的乡村,但用的人非常讲究,估计是怕盖子打掉,还特地编了一根银链子。盖子里面穿一个小银元,盖子外面还穿一个小银元,两个银元串起一根银链子,把盖子和壶连住。”当“小茆”找行家鉴定时,被告知是“仿”品,于是以90元的价格出售掉;后来,“小茆”发现,当年用90元买他紫砂壶的朋友,已经把这把壶当成了“镇店之宝”,如今标价达到80万元。“小茆”这时才恍然大悟:最早使用这把壶的人,要用两个银元把盖子与壶串起来,不就证明了这壶的来历非同一般吗?“小茆”用这次收藏的失误告诉人们,辨别一件古玩的真假,有时候除了认真鉴别名物自身外,还要注意它身上各种各样的细节。包括使用者在名物身上留下的痕迹。
提醒初涉收藏的人要淡化贪念欲望,才能真正享受愉悦
《古玩的江湖》一书还大胆披露了收藏界弄虚作假的“潜规则”,提醒初涉古玩收藏的人,增加风险意识,淡化贪念欲望,才能真正享受收藏的愉悦。作者在“又见这只破肚子小琴炉”一节中,将“小茆”如何造假琴炉的过程进行了披露:16年前,“小茆”在南通看到一只琴炉。“这只小琴炉非常罕见,两只梅花耳,梅枝从耳朵一路蜿蜒向下,琴炉的肚子上还有三两朵梅花点缀”,同时,琴炉“沿袭的是宣德炉的三足形制,矮矮的,温柔敦厚。”遗憾的是,“炉子的侧边肚子上,有个蚕豆大的洞”。当“小茆”以400元的价格买到手后,进行了一番修补,然后以7000元出售;不久,又以1200元的价格再次买回,进行一番修补后,卖出了14000元。这个例子说明:收藏世界里,尔虞我诈现象是十分严重的。人们在进行古玩收藏时,要尽可能积累知识,从而避开意想不到的“雷区”。所以,作者在书的“后记”提醒说:“古玩的"基因数据库"非常庞大,而且涉及那个制造时间特定的历史、生活、政治、艺术的方方面面,加上"牛鬼蛇神"形形色色,他们共同构成了收藏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这个世界较常规世界多三分乐趣,多七分尔虞我诈,多十分贪念妄想。”只有积累知识,才能以一颗平常心置身于古玩的江湖。(贾登荣)
请本版稿件作者与编辑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新闻推荐
的。那个环节,他用了很多泰戈尔的诗句,使得脚本文艺得摇曳生姿。况且,同学们又是刚趟过高考这条河,不少人有早恋甚至被老师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