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 民论坛
在北京的求职市场中,“落户”对于求职者来说一直都具有绝对吸引力。不过,近年来,诸如“员工拿完户口就走人”“落户后离职被公司索赔”的事件不断发生,有人闹上法庭,也有人选择高额赔偿默默解决(中国新闻网2月24日)。
员工离职对于企业而言,会造成哪些损失?最直接的损失应该是对员工的培养费用。劳动合同法第22条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但是,对“落户”情形约定违约金,劳动合同法并不支持。
现在的问题是,一些用人单位为了引进人才,往往以“落户”为筹码,在劳动合同中设置违约金。而员工违约离职时,又认为违约金“定价”过高。事实上,在司法实践中,单位和员工就落户约定违约金,并不能得到法院承认。有例为证:近日,“爱奇艺员工落户北京后离职被起诉”登上话题榜。在这起劳动纠纷中,法院没有支持“落户”违约金。不过,鉴于当事员工以个人原因提出辞职,有违诚实信用原则,最终法院酌情判定其向公司赔偿损失10万元。
这起案例无论对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都是一堂诚信法律课。用人单位设置落户违约金,有违法律规定;员工“拿完户口就毁约”,也须为失信买单。需要指出的是,“拿完户口就离职”的原因多种多样,未必都是出于主观恶意。如果因迫不得已的原因离职该怎么办?这就需要有制度指引。
同样,针对落户违约给用人单位带来的损失,也亟须通过完善法规制度与裁判标准,打击违反诚信的行为。
◎付彪 司法工作者
新闻推荐
中国民航将在全行业推行国内旅客中转便利化服务民航中转流程将简化
羊城晚报讯记者唐珩报道:23日,记者从中国民航局官网获悉,为提升民航的通达性、衔接度和运行效率,全面改善中转服务品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