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广东
公共服务越细致,社会就越和谐。像“广州孩子与家人发生矛盾可拨打12355求助”(《信息时报》3月1日)这样的措施,看似“小儿科”,却能产生大影响。孩子与家长产生矛盾后,由家长解决与干脆不解决,都对孩子不利。由专职社工提供专业服务,显然更有说服力。若涉及家暴,那么专业力量的介入可能对孩子成长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家庭和睦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暴显然是极不和谐的,需严肃对待。你看,“广州荔湾法院公布5年来家暴案数据:男性受害者3人,加害人不乏高学历者”(《羊城晚报》3月1日)。反家暴法实施5年来,荔湾区法院共发出12起人身安全保护令,其中包括男性受害人。比如,“不堪岳母辱骂滋扰,女婿向法院申请保护令获支持”(《广州日报》3月1日)。可见,家暴问题比我们多数人所想象的要复杂。
无论是家事还是国事,法律是一条重要的解决之道。比如治水,备受关注的《长江保护法》本月开始施行。那么,作为广东人的母亲河,是否需要一部“珠江保护法”?为此,“全国政协委员潘明建议:推进珠江流域自然生物资源生态恢复”(《广州日报》全媒体3月1日),其中,就提到了创立“珠江保护法”的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离不开生态环境保护。由于珠江流域涉及多个省份,通过国家立法来提升珠江治理的质量,是有必要的。虽然珠江水质越来越好,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其中水生物恢复,就是优质水生态的一个重要指标。
治水与大气治理的原理一样,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毕竟周边水域与空气是相互流通的。为此,“广东东江流域开展河湖巡查,协调解决跨界河湖问题”(中国新闻网2月27日)。划分好属地责任,有助于倒逼各地“守土有责”。
◎胡也屏 媒体人
新闻推荐
□林如敏近日,“神医”张文荣走红网络,遗憾的是,这不是正向的走红,而是被批判的靶子。相关视频充满了黑色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