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米饭。
陈燕梅 文/图
“(男)举步出门望下天,唱首情歌逸下先,有歌冇唱会沤烂肚喽,风流冇耍枉少年。(女)远远听闻有歌声,听了激动我心情,等我上前同其唱喽,睇其好倾冇倾……”每年一到农历三月,广西就进入了歌的海洋,舞的世界,全区各地的民族活动陆续登场,以精彩纷呈的节目,满怀的激情迎接三月三的到来。
农历三月三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特有的传统节日,每到这一天,壮族人民家家户户都会制作五色饭,染彩色蛋,穿上节日的盛装,赶去参加“歌圩节”。“歌圩节”一般持续两三天,附近的群众无论相识与否,都以饱满的热情参加这次盛大的活动。在“歌圩节”上,各村屯的少年少女们,三五成群地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山歌。歌曲随心所欲地编,随心所欲地唱,既幸福欢乐,又亲切感人。
2014年,“壮族三月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西还将其确定为假期,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
在广西,农历三月三不仅仅是壮族的节日,也是汉族、瑶族、侗族等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汉族称为“上巳节”,自古皆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轩辕生”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梧州藤县位于广西东南部,古称藤州,是我少年时代生活过的地方,虽然这里大部份都是汉族人,但每年三月三都有煮制枫叶黑米饭来欢度节日的习俗。
每年惊蛰过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当山上的枫树长出嫩绿的叶子时,预示着三月三也快到了。这时,家家户户都会选出优质的糯米,从山上采摘上好的枫叶回来,把枫叶洗净剁碎,用力揉搓,把枫叶的汁液搓岀来,倒进烧烫的铁锅里煮,煮开后把枫叶水装起来,等铁锅再次烧烫,再把枫叶水倒进去,反复几次,直到枫叶水与铁锅发生化学反应,枫叶水变黑才算“灼”好,放糯米浸泡半天再蒸煮,一锅乌黑泛着油光、散发着枫叶香味的黑米饭就出锅了。黑米饭分咸、甜两种,甜的放白糖、花生、芝麻一起炒,咸的放叉烧、腊肠、花生等一起炒,不管是哪种味道,都“黑、亮、香”,让人回味无穷。枫树也是中药的一种,明代名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介绍说:“枫叶止泄益睡,强筋益气力,久服轻身长年。”还说用枫叶煮成的青精饭,人食之能坚筋骨、益肠胃、益气力、固精养颜,还有袪风止痛的作用,对风湿疾病有一定的疗效,而关于它的传说,有着很好教育意义。
在制作黑米饭的过程中,老人会跟小孩说为什么要吃黑米饭的民间传说,传说有几种版本,有一个是关于三圣母与沉香的故事。
传说仙女三圣母因思凡下嫁人间,触犯了天条,被玉皇大帝关进了地狱,不给她东西吃。三圣母的儿子沉香为了不让母亲饿死,就把饭送到地狱给母亲吃,哪知每次路过狱门时,都让看门鬼给吃光了。
于是沉香想了一个办法:用枫叶汁把糯米浸黑后煮成青精饭,看门鬼从没吃过黑米饭,以为有毒便不敢再吃。从此,沉香的母亲就依靠这青精饭维持生命,而这一天正好是农历三月初三。沉香的孝心感动了上天,玉皇大帝便将三圣母释放了。
从此以后,人们认为黑米饭鬼见鬼怕,有治邪制煞的功能,所以每年三月三都要煮黑米饭,以驱鬼安人。人们还会在大门门头上插一小束黑米木叶,以驱瘟疫、除邪恶。
人们在吃黑米饭同时,不忘教育后人,对长辈要有爱心,要牢记“事亲以敬,胜三牲”的古训,意思是父母长辈活着的时候尊敬、孝敬他们,胜过死后用猪头、羊头、牛头三牲祭礼来祭祀,提醒年轻人尽孝要趁早,不要等到父母不在了才后悔。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那碗流传千年的黑米饭,依然乌黑亮泽,香飘万里。
新闻推荐
□马涤明河南禹州市交通运输局4月9日发布“情况说明”称,媒体报道《大货车必须装2000多元视频监控,否则过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