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毕创作品《饮味良品》 2021年谢尹蔚 指导老师:张弘
■熊龙灯 毕业创作手稿之一
■涂国喜 四季系列·迁
■朱光荣 大唐毬乐图
■齐喆 丰收了,我们唱大戏
■何建成 《原象》系列之三(局部)
一年一度的美术类院校毕业展又成为了行内焦点。
美术类院校与综合性大学毕业生比较明显的区别在于学习成果的展示问题,换句话就是,这样的展示问题正体现在毕业创作上。回望国内美术院校建立的百年间,不少经典美术作品的确也来自当年的毕业生,例如著名漆画家蔡克振的《劳军小组》、广东画院原院长王玉珏的《农场新兵》、上海美术馆原馆长方增先的油画《师与徒》。
改革开发之后,也涌现了不少可圈可点的毕业创作作品,史国良还清晰记得当年的毕业作品《八个壮劳力》等,得到了叶浅予、李可染等老先生“很生活”的评价。
何建成记得自己彻底改变了思路,放弃了人物题材,从此开启了对“石”的迷恋,对生命的讴歌。同样因为毕业而改变艺术创作思路的还有熊龙灯。
而大夏天,忍受着南方的湿热天气,摇着风扇,汗流浃背地画完了四张作品的场景对于涂国喜也历历在目。张弘谈起当年尚涛先生为了给自己更具体指导,而到武钢了解他的情况表示十分感动,也因这一次毕业创作,使得自己建构起了此后的创作观念。
齐喆认为毕业创作是自己此后艺术创作的基点,而朱光荣则认为是自己的起点。
不管用词如何,但都几乎异曲同工——毕业创作对于艺术家有不可取代的作用。这一期,我们邀请了他们分别细细讲述自己当年的毕业创作情景,让我们一同走进当年毕业生的思考世界。
(收藏周刊编辑部)
■统筹:李世云■采编:潘玮倩陈福香梁志钦曾贵真
艺术顾问(排名不分先后)
陈金章梁世雄刘斯奋许钦松
梁江陈永锵方楚雄林淑然
张绍城卢延光周国城李鹏程
许鸿飞汪晓曙卢德平
新闻推荐
陈薇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