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清远 今日清城 今日清新 今日英德 今日连州 今日佛冈 今日阳山 今日连山 今日连南
新岭南 > 广东 > 清远 > 今日清新 > 正文

邓晓晴:虽患先天病却乐观坚强,梦想当教师 梁志聪:一家人借房住,梦想让家人有自己房子

来源:清远日报 2019-07-31 09:39   http://www.kcqsx.com/


农忙时节,邓晓晴每天都在帮忙干农活。梁志聪希望大学毕业后能为家里盖一栋新房子,让家人有属于自己的家。由于先天性骶骨骨裂,邓晓晴无法长时间站立或坐着。但她依然喜欢坐在书桌前看书、练字,也经常帮助父母干农活。曾在高中参加过公益活动,她希望以后做一名教师,有能力后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他来自重组家庭,继父重病,母亲辞工照顾,姐姐正在读大学。高考结束后,他便到电子厂打工赚学费,他的梦想是建一座房子,让家人有自己的家。姐姐曾是“蓝丝带”众筹助学的受益者,姐弟俩希望以后有能力了也能帮助别人。

■求学故事一

邓晓晴:务农父母培养出两位女大学生

由于先天性骶骨骨裂,19岁的邓晓晴无法长时间站立或坐着,做针灸治疗的时候,更是疼痛难忍。但她依然喜欢坐在书桌前看书、练字,也经常帮助父母干农活。邓晓晴的父母务农为生,以微薄的收入支撑着一家四口的生活。姐姐今年大学毕业,边打工边考证。父母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邓晓晴又将进入大学校园。数千元的学费对于这个贫困家庭来说,已是一笔大额支出。

邓晓晴今年参加高考,文科496分的成绩,报考了韶关学院。她希望成为一名老师,也希望以后能帮助有需要的人。

务农父母培养出两名大学生

7月19日上午10时许,烈日当空。在清新区三坑镇雅文村,个头不高的邓晓晴头戴斗笠帽,推着手推车,把刚从地里拔出来的花生一车又一车运到家门口的空地上,再与父亲一道把花生打出来。猛烈的阳光下,村里除了父女俩,看不到其他人外出劳作。

“跟晓晴姐妹年龄差不多的孩子基本上都没在村里住了。”在树荫下乘凉的邻居李婆婆表示,大部分村里人都外出打工了,留守的基本上都是老人家,像晓晴全家还在村里居住和种地的更少。

邓晓晴家种着大约3亩田地,以粮食蔬菜为主,除了自家食用,能换钱的并不多。自从父亲患有甲亢,身体难以承受强度较高的体力劳动,而且病情导致眼睛怕光,每天早上六点多就要出门到地里干活。为了帮补家用,家里偶尔养点小鱼仔卖给水产养殖户当饲料。

“天气太热了,爸爸身体会吃不消,所以都尽量早点起来干活。”看到父母经常大汗淋漓地忙碌着,邓晓晴都会主动帮忙。暑假以来,她几乎每天跟着早起,帮忙收花生,打理田地。

姐姐今年刚刚大学毕业,一边在咖啡店打工,一边备考会计证书。姐姐本科四年读的是理科,深感吃力,她劝告妹妹在报考志愿时要认真考虑。邓晓晴高中读的是文科,平时喜欢看书练字,打算以后从事与文字相关的工作。

看着姐妹俩你一言我一语在讨论专业选择,父亲在一旁露出笑容。“我不懂这些专业,最好师范类的专业,当老师稳定。”虽然生活艰辛,他仍然欣慰两个女儿都能考上大学。读书不多的父亲有着纯朴的愿望,就是希望姐妹俩都能顺利读完大学,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参与公益,希望有能力帮助他人

一家人如今住的是邓晓晴爷爷小时候盖的老房子。狭小的客厅里,陈旧的木柜摆放着笨重的老式电视机,除了一张桌子和数张椅子,再没有其他家具。

但在邓晓晴小小的房间里,却有着一个还算崭新的书架,几乎占据了半面墙。邓晓晴站在书架前,眼神闪亮闪亮的。这是4年前姐妹俩一道提出想要的书架,最后由姐姐亲自设计,爸爸找人定做的。书架里放着四大名著、《巴黎圣母院》等各类书籍,还有练字本。让邓晓晴心心念念的是那本《红楼梦》。“上高中后就一直想读完,功课太忙,现在又遇上了农忙。”

然而,先天性骶骨骨裂带来的疼痛却让她无法长时间徜徉在书海中。高三上学期,突如其来的腰疼让邓晓晴难以忍受。经过医生确诊,是发育不良导致的先天性骶骨骨裂。医生叮嘱说,要尽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是坐着。这让正在备考高考的她很着急,为了减轻疼痛,她要回到镇上诊所接受针灸治疗,七天为一个疗程。

在治疗的过程中,她下午放学后便回镇上,第二天凌晨5点多就得起床赶往学校。“那时候是冬天,天气又冷,她每天来回奔走的,真的很不容易。”父亲想起那段日子,眼光不由得移向别处。雅文村毗邻佛山三水,距离清远市第一中学近40公里,由于交通并未完善,在做治疗的日子里,父亲每天都要开摩托车送邓晓晴到镇上坐公交车,她要再转两趟车才能到达学校。

受到病痛的影响,高考成绩不甚理想,但邓晓晴希望能到大学校园里开启全新的生活,“大学里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她还有一个想法,“想多点参加公益活动。”曾在高中参加过几次公益活动后,她体验到志愿者身份能为他人带来帮助。她希望自己以后有能力可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求学故事二

梁志聪:高中最穷时200元/月相信读书能改变贫困的命运

雷雨到来之前的天气十分闷热。梁志聪家里,天花板上的吊扇并没有运转,扇叶锈迹斑斑,附着于上面的蜘蛛网暴露在昏暗的光线之中。母亲黄汉妹拿出家中仅有的两台风扇给大家散热,抱歉地解释说,吊扇已经故障了。继父何桂林因患病坐在轮椅上。

重组家庭陷入经济困境依然鼓励一双儿女用功读书

梁志聪家住清新区龙颈镇石马棋盘村。这是一座有着30多年房龄的老房子,被周围邻里的两三层新式民楼紧紧包围。门外的墙身发黄,墙根处的青苔蔓延上来,受年月侵蚀的墙体多处剥落,红砖暴露在外。家中的电插座被厚重的灰尘和蛛网覆盖,烂成两半,里面散乱的红蓝电线不安分地钻出来。黄汉妹说,家中最值钱的电视机因没钱缴纳300多元的电视费,很久没有用过了。

厨房里并没见到煤气罐的踪影,一排木柴靠着墙边竖立排放。厨房隔壁就是厕所。厕所只用一块帘布与外面隔开,和陈放鸡笼的隔间连在一起。然而,鸡笼并不属于他家,这所房子同时属于何桂林三兄弟,其他两兄弟搬出去后,也常会把杂物陈放在这里。

黄汉妹在梁志聪小的时候,带着他和姐姐改嫁给何桂林。一家四口,靠着种一两亩的水稻和做水泥工维持温饱。但即使经济困难,她一直都鼓励儿女读书,“不要顾忌家里的经济条件,放心去读,用力去读书”。她始终相信,知识能改变贫困的命运。

梁志聪印象深刻的是,高三的一次家长会上,忙着工作的母亲跟他说不能参加家长会,有点失望的他回到教室时,却发现母亲已经在教室里了。他还清楚地记得,家长会上老师表扬他考了全班第一时母亲脸上高兴的表情。

何桂林的身体一直不好。2016年左右因糖尿病入院。2018年又患中风且伴随多种并发症,每月光药费便需要1000元左右。黄汉妹为了照顾何桂林不得不辞去了工厂的工作。没有了经济来源,这个原本贫困的家庭更加难过了。懂事的梁志聪不敢向父母要生活费,高中最穷时靠着200元就度过了一个月。

“对于我来说,读书是最好的出路”

梁志聪在小学时成绩并不突出。13岁那年家中突发变故,让他意识到读书才是改变困境最好的出路。他开始用功并鼓励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进入清新区第一中学读高中后,因为学业繁忙,怕心散而耽误了学习,他不敢出去玩。渐渐地,他从当初入学排名的九百多名升至前一百名。今年高考,梁志聪理科考了517分,被广州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录取。不过,他对这个专业并不太满意,打算转回心仪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并在最近开始预习一些关于计算机类的书籍。

高考结束没多久,梁志聪便来到市区的新玛基打工,主要负责安装线路板。长时间劳作,中途困了,就站着或者去厕所洗把脸。

“每月工资3000元,虽然不是很多,却也帮了大忙。”梁志聪打算大学贷款读书,学习之余再打工赚学费养活自己,尽量不让家里负担。

姐姐梁伟娟2016年高考被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录取。当年,梁伟娟是本报“蓝丝带”众筹助学行动的受助学子之一。高考成绩还没出来,姐姐便把助学的消息告诉他,他也因此向本报求助。

“很感谢这些爱心人士。”梁志聪表示,姐弟俩接连获得资助,这份爱心将在自己有能力后延续下去,“希望也能帮助困难的人。”

“关于理想,我从来没选择放弃,即使在灰头土脸的日子里。”这是梁志聪最喜欢的一首歌《追梦赤子心》。他说,希望大学毕业后能为家里盖一栋新房子,让家人拥有属于自己的家。

统筹:清远日报记者刘洋

采写:清远日报记者许甜刘洋实习生温清铃吴基劲

摄影:清远日报记者吴明李思靖

本版统筹:清远日报记者朱文华

新闻推荐

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清新8个镇派出监察组挂牌成立

清远日报讯记者樊乾通讯员清新纪宣黄志坚向镇派出监察组是深化监察体制改革,推动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的重要...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邓晓晴:虽患先天病却乐观坚强,梦想当教师 梁志聪:一家人借房住,梦想让家人有自己房子)


 
频道推荐
  • 险!天黑路滑市民捡东西不慎坠河 喜!消防紧急救援成功救出
  • 清远市刺绣文化协会主席张亚男:在瑶绣创新发展中“穿针引线”
  • 清远一彩民喜中胜负彩146万元
  • 深度剖析佛冈江坳联队“路霸”恶势力
  • 生活垃圾分类网络作品最高可获万元奖金公开征集LOGO、漫画、软文、海报、口号、H5、视频等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