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三易,别名权鉴,(1907年-1960年)。翁源县坝仔镇圳背包屋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曾在县立一中求学,是县学联骨干之一,考入国立中山大学中文系。
包三易毕业后,在广州市培正中学任国语教师。1938年广州沦陷后到四川成都工作。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后,国内仍无一日安宁,到处战火不断,他从成都取道陇海铁路、津浦铁路抵达南京,几经周折,返回广东。
包三易前半生异地教书,跑遍半个中国。
1946年8月至1947年7月回到家乡任翁北中学校长。
包三易深知教育是立国之本、兴邦之源,办好山区学校,也算为国贡献。他在开学典礼大会上畅谈教学经验的时候,声声悦耳,恰似珠玑满腹、锦绣盈肠,翁北乡绅包保鲁听了治校方案,拍案称赞:“三易回来当校长,翁北中学会蓬荜生辉,更上一层楼。”
为了把翁北中学治理得有条不紊,工作上包三易严于律己、言传身教,处处以心血育新人。他根据学生的爱好,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小组。趁课外活动之机,引导学生认识当前国内形势、革命道理,唱红色歌曲,学校朝气蓬勃。
每逢春水期间,翁北中学门前的河水十分急涌,为了改良简陋的学校环境,培养学生劳动创新。包三易带领全校师生按班级顺序每周参加一次劳动,开挖新河道,把学校门前河流的水引到学校对面两三百米处经过。师生经过半年努力,清澈的河水从校门对面淙淙流过。使学校山环水绕,在河流转弯处还建了一个天然的游泳池——撞水湾,供师生游泳洗澡,环境相当优美。
包三易为人清廉,在他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师生们敢于追求民主进步,痛恨反动独裁政府的横征暴敛,贪污腐化。他曾写长诗《春》抒发渴望解放:“可爱的春,你是人类的救世主,你是万物的神,人类为你欢呼、歌唱……”这首长诗在翁北中学曾出版单行本,全校师生人手一册。
1947年7月,由于联防队的破坏,翁北中学解散,他辞去校长一职,到广州、香港工作。在此期间,他参加了中国民主同盟。1949年5月,受广东民盟组织的委托回到翁源。他积极策动茶园乡长包绍羲、刘文团等人起义加入游击队。之后又受中共地下党的委托,冒着生命危险动员始兴县县长饶纪绵率部起义,使始兴和平解放,避免了因战争所造成的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县人民政府委派他接任翁源县立二中校长。1950年7月调粤北专署秘书处任秘书。土改期间在佛冈参加土改工作,土改结束后,调韶关师范学校任教员,以后又在始兴县始兴中学、韶关市北江中学任教。1957年被划为右派分子,下放农场参加劳动,1960年卒于韶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复查认定是错划右派,按政策落实,给予恢复名誉。
包三易爱好文学创作,在翁源学联出版的《不倒翁》刊号发表过文章,1949年出版的《翁声复刊》中记载了他的部分诗作。他能用英语与外国人交流,翻译过《欧美十八人集》等一些外国著作,可惜大多失传。
新闻推荐
佛冈一退伍军人捐献造血干细胞为生命“续航” “能多救一个,就多救一个”
12月18日,李波完成280毫升造血干细胞捐献。受访者供图南方日报讯(记者/杨溢子)“能多救一个人,就多救一个人。”今年40岁的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