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黄色、蓝色、紫色……经过小学生们亲手扎染的手帕晾晒在阳光下如彩旗般在风中摇曳,煞是好看。近日,在南区一处户外,阜沙镇丰联小学的80多名小学生在此体验趣味扎染,从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艾草、薄荷叶、玫瑰花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原来都可以用来做染料。”记者获悉,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研学游,已成为中山当下旅游新业态。
本报记者 张倩 见习生 王蔚然
■趣味扎染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当天下午,80多名小学生跟着扎染老师雷玉霞认真的学习扎染工艺。当老师把白色的方形手帕发到学生手中时,小学生们对这个新接触的手帕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扎染有着悠久历史,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我们用的染料都是纯植物提取的色素,像板蓝根、艾草、薄荷叶、红茶、洋葱皮、玫瑰叶、玫瑰花、苏木、柿子、石榴皮等植物中都可以提取染料……”为了能让孩子们更加了解染料的制作工艺,雷玉霞现场准备了一些应季的花草植物,进行现场讲解。
“我要把这个手帕送给我的妈妈,今天是她的生日。”8岁的梁汝晴在读小学三年级,她拿着自己扎染的两条颜色相似的手帕向记者介绍道。
学校带队老师冯爱娣说,“以前的研学活动更多是做游戏,这次的研学游活动则做到了寓教于乐,是真的让孩子们亲近自然,让学生们自己亲身感受到中国传统染色工艺的魅力,比起课堂教育这种户外自然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会更深远吧。”
■研学游已成为旅游新业态
记者采访获悉,研学游是旅游业的一种新业态,近年来越发得到持续的重视和关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中山詹园、大涌红木文化博览城、元一沉香博物馆等景区是中山市最负盛名的研学修身游景区,这些景区每天接待研学团队的数量也在持续上升。
“今年秋季开学以来,平均每周都会接待40多个研学游团体,有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各个年级的学生,这一数据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5%左右。”据中山詹园运营总监、湖洲山森林学园副园长黄超雄介绍,詹园从2014年5月迄今接待亲子游学及市内中小学传统手工课程学习人次已超10万人次。
据了解,目前詹园将四为书院和湖洲山森林学园打造为研学游主场地,除了开笔礼和制作孝心饼外,还有许多特色课程如野外生存课程、扎染体验、木工课程、衍纸手工等,学生可以在虫鸣鸟叫的翠绿山林中享受自然生命教育,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新闻推荐
本报讯(见习记者李鑫)受冷空气影响,本周中山市将迎来普遍气温下降。据市气象台预测,18日晚上开始,中山市北风增大,气温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