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侣路全景羊城晚报记者 吴国颂 摄
1980年,选举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领导成员李志均 摄
珠海大剧院成为城市新标志羊城晚报记者 黄珏 摄
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羊城晚报记者 汤铭明 摄
40年前的今天——1979年3月5日,国务院批准珠海县改为珠海市。那一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邓小平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国际奥委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席位……一切都是新的开始。珠海这个曾经偏僻的小渔村,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开始书写自己的篇章!
羊城晚报记者 吴国颂
1979年—1989年
1980年,珠海经济特区成立。也是在当年的11月,第一届珠海市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领导成员。两名工作人员兴奋地举着新牌匾走在队伍前列,这一幕定格在李志均的镜头里。
1981年,九洲港建港工程正式动工。一年后,正式开港的九州港成为了城市核心区和交通枢纽集散地,九洲港直通香港大角咀的高速双体喷射船开始营运。那年,香炉湾畔的“珠海渔女”建成:她手擎明珠,向人类奉献珍宝,向世界昭示光明。
1983年,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端的斗门县划归珠海市,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斗门成为了珠海版图中的重要一部分。
1984年那年,珠海刚刚5岁。邓小平同志到珠海视察,并为珠海题词“珠海经济特区好”。南国的春天,比以往来得更早一些。
信息传递在加速,珠海人紧跟时代步伐。1985年,珠海市人民广播电台开始试播,《珠海特区报》也正式创刊;1986年,桂山岛开通邮电四路特高频无线电话,桂山岛成为广东省第一个开通直拨电话的海岛;1987年,珠海市第一家无线寻呼台开通使用。犹记得,那年腰间别着的BP机是时尚的标签。
1988年,珠海市博物馆开馆。这里,成为了许多人了解珠海历史的一扇窗口。珠海市博物馆开馆迁入九洲城后,站在城楼上看车水马龙,是多少人的愿望。
转眼间,珠海10岁了。1989年,平沙华侨农场食品工业公司的“华丰”牌三鲜伊面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香港明星沈殿霞在电视中的广告语——“食华丰,路路通”,成为多少80后、90后的童年记忆。原来在珠海,有一种成长的味道叫华丰三鲜伊面。
1990年—1999年
从香洲到拱北,曾经需要绕几个圈。1990年,板障山隧道建成通车。通车剪彩仪式上,浩浩荡荡的车队通过隧道。
1991年,冠雄塑胶工业公司和海利空调器厂合并。谁也没有想到,当初只有一条落后生产线的小企业,成为了今天空调行业的老大——格力电器。
1992年3月,珠海百万重奖科技人才,一石激起千层浪。当迟斌元、沈定兴、徐庆中接过获奖的汽车、住房、巨额奖金时,珠海一时间聚集了无数海内外的赞誉,也为珠海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科技人员和海外留学生,掀起第一轮“海归”潮。
1993年,历经两年建设,东起前山立交桥、西至高栏港,绵延46公里的珠海大道建成通车。其中的珠海大桥,是当年广东最长的公路桥梁。至此,结束了珠海市民走水路从湾仔到南水需要五个小时的历史。
1994年,珠海市第2路和第11路无人售票公共汽车投入营运。老式的公交车行驶在城市中,见证着珠海的变迁。现在,珠海的公交车已经全部使用新能源。
1995年5月30日,珠海机场正式通航。当年的愚公移山精神为今日珠海发展留下巨大空间。2018年珠海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安全突破1000万人次大关,正式跨入国内千万级机场行列。
1996年,首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开幕。当年,前往观看航展的车辆排成长长的队伍,宋江平在路上堵了数个小时,就为了一睹航展风采。如今,中国航展已是世界五大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航展之一。
1997年,珠海学生的春游选择地从此又多了一个选择。珠海最大的仿古旅游景观——圆明新园建成开业。园内主要仿照清代御园圆明园原貌建造,建有正大光明殿、九洲清宴殿、莲岛瑶台、方壶胜境、平湖秋月、西洋楼群等30个景点,园中还兴建了水面8万平方米的福海湖和梦幻水城等。
1998年长江爆发的特大洪水,牵动着许多珠海市民的心。一场“心系灾区珠海情”大型赈灾义演晚会,收到各界捐款捐物达934万元。珠海共为灾区捐款捐物累计达到了6070万元。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部队从珠海基地出发进驻澳门,珠海市20万名干部群众欢送驻澳部队。许多珠海人还记得当天“万人空巷”的壮观;也是在当年,中山大学与珠海市政府签订合作创办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协议,珠海走出一条独特的办学道路。目前珠海有10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超过13万人。
2000年—2009年
正值青年的珠海意气风发,每天都有新的变化。2000年,珠海市首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2001年,圆明新园、丽岛银滩、鹅岭共乐、渔女香湾、梅溪寻芳、农艺观奇、飞沙叠浪、狮山浩气、黄杨金台、淇澳访古被列为“珠海十景”;2002年,珠海市为期五年的勘界工作基本完成:根据新勘定的界线,珠海面积有7653平方千米,海岸线长691千米,拥有岛屿146个。
2003年春天,“非典”肆虐中国。当年4月23日凌晨2时30分,珠海市首次发现一例非典型肺炎病例。那年,消毒水、体温计成为了畅销品。珠海市民最终取得了“抗非”的胜利。
2004年,中国第一位飞天航天员杨利伟来到了珠海。杨利伟讲述的“飞天壮举”,或许影响了那群聆听的少年人生轨迹。
2005年6月下旬,珠海市民经历了一次来势凶猛的洪潮进攻。24日当天,天文大潮将珠海北部水道顶托至百年一遇高位。珠海公安民警、武警官兵、干部群众近万人奋勇战斗在抗洪抢险的最前线。
2006年,珠海市首个珊瑚自然保护区——庙湾珊瑚市级自然保护区获市政府批准正式设立。被誉为“中国马尔代夫”的庙湾岛,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2007年对珠海学生和家长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在这一年,珠海正式实施12年免费义务教育,珠海成为了全国首个实现12年免费义务教育的城市。
2008年充满着北京奥运的记忆。5月6日,珠海举行珠海火炬手赴深圳传递奥运圣火欢送仪式,6名火炬手在体育中心东门五环下参加欢送仪式后,集中出发奔赴深圳。
2009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横琴总体发展规划》,正式标志着横琴新区的开发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
2010年—2019年
2010年,珠海经济特区成立的第三十个年头。生日那天,中央送来一份“大礼”:珠海特区范围扩至全市。这是新的机遇,也意味着新的挑战和新的使命。
2011年年初,广珠城际铁路通车至珠海北站,广州到珠海的行程缩短至1小时,珠海市民感受到了“早上在广州饮早茶,中午在珠海吃午饭”的便捷。
2012年7月28日,在伦敦奥运会的女子十米气步枪决赛中,珠海运动员易思玲为中国军团夺得首金。那一年,她23岁。
2013年,珠海市市民服务热线12345开通运行。
2014年,全球最大的海洋主题度假区——珠海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正式开业。
2015年,珠海开通前往北京、桂林的高铁,意味着珠海实现了与全国高铁路网的无缝对接,也实现了珠海人多年的“高铁梦”。
2016年,我国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歼-20在珠海航展馆上空震撼首秀。短短一分钟的亮相即惊艳了世界。
2017年这年,共享单车改变了珠海人的出行方式。
2018年,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珠海交通和区位发生了根本性扭转,成为全国唯一与港澳陆地相连的湾区城市。珠海人多年的“大桥梦”变成现实。
2019年3月5日,珠海建市40周年。四十不惑,珠海正迈出新的步伐。今夜,我们把目光投向香洲港周边海域,“庆祝珠海建市40周年大型光影焰火秀”将与市民见面。美轮美奂中,道一声:祝福你,珠海!
新闻推荐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珠海市分行自2007年成立以来,一直坚持“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服务社区”的市场定位,积极践行“普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