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我在一所乡村中学教初二语文。班上一共40多个孩子,这些孩子都特别淳朴,我跟他们相处得很愉快。大家还曾经相约,即使毕业后也要经常聚会,到时候大家必须都到,一个都不能少。我也一直用这样的话鼓励学生们,不让他们任何一个人辍学。
寒假期间,经常有学生给我打电话,聊聊遇到的一些烦恼和困惑,我也乐得当他们的“知心老师”。转眼间寒假将逝,让我没想到的是,元宵节那天,我正在做过节的准备,一个学生竟然辗转来到我家。她叫妍妍,是个文静的女生,学习中等,很懂事。
妍妍告诉我,她过几天要转学,跟在外打工的父母一起去城里上学。妍妍刚说到要转学的事,眼泪就大颗大颗落下来。她说:“老师,我真不想离开咱们这个温暖的班级,您说过,任何同学都不要掉队,可是我要掉队了,跟当逃兵差不多。”我安慰她说:“你这是转学,不是掉队,更不是当逃兵。不管去哪里,好好学习就行了。”
妍妍告诉说,自从知道了要转学这件事,她每天吃不好、睡不好。她舍不得老师和同学们,担心去城里上学受人欺负,还担心成绩跟不上,辜负爸妈的期望。我看得出来,妍妍的眼神里有焦虑和困惑,有迷茫和忧愁。这个少年,遇到了成长中的烦恼,想到找老师倾诉,我应该好好引导她。
我对妍妍说:“妍妍,今天是元宵节,元宵节有做灯笼的习俗,因为灯笼是喜庆、温暖和希望的象征。今天咱们一起做吧,不过呢,我这里没有做红灯笼的材料,咱们做小桔灯好不好?”冰心的《小桔灯》是我们学过的课文,做小桔灯并不复杂。我问妍妍:“还记得课文里的"小桔灯"有什么深意吗?”妍妍脸上露出了笑容:“当然了,小桔灯象征光明、美好、胜利和希望!”我笑着打趣说:“回答正确!《小桔灯》中的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今天咱们做了小桔灯,你也要学习这种精神。”妍妍坚定地点点头。
开始做小桔灯了,我们按照课文中叙述的方法,做了个小桔碗,然后用线把小桔碗穿起来,再用一根棍挑起来,里面放入一截红蜡烛,小桔灯就算做成了。别人元宵节做灯笼,我们元宵节做小桔灯,这个创意不错。我告诉妍妍,古代每年正月私塾开学时,父母都会为子女准备一盏灯笼。这盏灯笼,由私塾的老师点亮,称为“开灯”。开灯的寓意特别美好:预示着孩子的前途将是无限光明。
妍妍对我说的这些非常感兴趣,很郑重地要我为她“开灯”。我笑着说:“好吧!”我把小桔灯里面的红蜡烛点亮,对妍妍说:“这盏灯送给你,意义可是非同凡响的。这盏灯还应该在你心中点亮,照亮你未来的前程。”妍妍激动地说:“老师,我懂!这盏小桔灯,让我豁然开朗,现在我的心里一片光明呢!”我又一次欣慰地笑了。
多年后,那盏桔子皮做的小桔灯早已没了踪影,但我相信,它的光明永远都在。去年,妍妍大学毕业,回到我所在的那所乡村中学也就是她的母校教书。而我早已经调离了那所学校。妍妍的父母不再外出打工,而是在家乡搞起了大棚蔬菜种植。妍妍参加工作第一天,发给我一张漂亮的图片,上面有一盏小桔灯,还有一句话:“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针对元宵节酒驾醉驾违法行为高发的风险,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部署开展全国夜查酒驾醉驾统一行动。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