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因错误消费而给自身和家庭带来不良影响的事件可谓频频发生,甚至形成一种社会性现象:
6岁女童通过微信直接登录某视频软件,买“钻石”给主播送礼物,花掉2万块钱;
8岁“熊孩子”先充游戏后赏主播花掉一万多元,家长一个月报了两次警;
西安21岁女孩突然从17楼跳下结束生命,女孩父亲在整理遗物时,发现女儿生前在20多家网贷平台均有贷款,女孩父亲猜测,女儿正是因不堪还款压力而选择结束生命。
这些经媒体报道的儿童巨额打赏、借贷平台逼债致学生借贷人违法犯罪甚至自杀的事件,屡见不鲜,令人唏嘘。
那么,如何在家庭中早早给孩子树立起正确的金钱观呢?首都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康丽颖教授认为,家庭中的财商教育不能缺席。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财商教育早已走进校园。2016年,上海财经大学开设的FinTech(金融科技)课程受到了大学生的热烈追捧。2017年,经北京市朝阳区教委决定,朝阳区数十所小学作为首批试点学校开始财商课程。
“全民生活水平改善后,大家都过上了更加殷实的生活,这就要更早地教育孩子学会早早规划。”2018年11月20日,在以“面向未来的儿童财商教育”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儿童财商培养研讨会上,康丽颖就曾指出:“随着一个国家的整体发展,特别倡导的就是"体面"和"尊严"。如果将财商教育融入家庭建设、家庭管理和家庭教育,日子一定会过得更殷实、更满足。财商教育不是一个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一种关乎幸福的能力,能够促进人获取尊严、提高自身的素质,最后拥有一种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而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十分重要。在康丽颖看来,品德教育和做人教育中也包括了消费、理财、独立生活等内容,“要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就必须要有经济基础,一是通过努力劳有所获、劳有所得,其次就是合理、适度地消费。”
康丽颖特别指出:“财商教育不仅涉及经济,也涉及生活的其他方面。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它还能够促进家庭成员之间亲密关系的形成,比如能让家庭成员之间进行深度沟通,相互理解,在沟通与理解的基础上,理智地做出经济决策,合理地规划未来生活。”
中国教育报
新闻推荐
装一扇纱窗动辄近200元,修电器还需交50元的上门费,修改裤脚要花费50元……近来,有许多人发现,城市中的小维修往往会遭遇高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