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珠江商报记者黄皑茵
前言:
春节假期已近尾声,不少市民明天开始便陆续上班了。农历春节是亲朋好友聚首一堂的节日,自然不少人会在假日里放松自我约束,不可避免地熬夜、饮食油腻,持续一个假期的坏习惯,导致对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感到无所适从,这是典型的“节后综合征”表现。
“节后综合征”是人们在大假之后出现的(特别是春节和国庆)的各种生理或心理的表现。如在节后的两三天里感觉厌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肠道反应、神经性厌食、焦虑、神经衰弱等。节后综合征也叫富贵征。长假期间很多人容易忘记平时对自己的约束,熬夜、暴饮暴食等,睡眠规律、饮食规律一旦被打乱,便秘、长痘、油脂分泌过多很正常。而腹泻在过节中更是常见。该如何避免和甩掉“节后综合征”?六招“收心大法”让你满血复活!
做一个轻松、乐观的新年规划
春节假期结束后还是要让心理回归常规化,回家是亲情,回归工作岗位是责任。不妨在春节假期即将结束的时候,重新规划一年,重新起步,做一个乐观、轻松的循序渐进的规划,想着今年要做什么可能会更好一点,而不是想着去年做了什么。
如果在假期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出现了情绪症状,而且超过一个星期自己都无法调整过来,建议可以接受相应的心理辅导。
提前静下来让身心回归
春节假期准备结束之时,要适当把心静下来,让心情做一个回归。很多人会赶着往回跑,第二天就马上上班,让身心上都难以马上适应。专家建议,可以计划提前返回,或者在旅途中保持情绪,要有开始工作的预期,不要把情绪停留在假日里。
饮食清淡一点
节日的最后一两天和在节后三天,饮食要以清淡为主,让身体机能得到充分的休息。长假期间很多人生活作息时间突然改变,使消化道疾病成了节后疾病的“主角”,由于假期暴饮暴食暴睡,不少人出现肠胃不适、胃疼、呕吐、腹泻等症状。专家指出,一般由“假日综合症”引起的消化不良,只要把食物吐尽或随大便排空后就会逐渐自愈,吐泻期间应喝些糖盐水补充水及盐分。饮食以清淡为宜,每次吃七分饱,可多喝茶、多吃水果等,三天后再逐渐转为正常饮食。
每天保持一定的运动量
春节期间,人的生活规律往往被打乱,平时坚持运动的习惯也可能被打断。但节后一定要拾起来,该散步的散步,能跑步的继续跑步,要让生活方式慢慢恢复。年轻人如果没时间,晚上可以选择在室内进行锻炼,如跳操、跳绳等。
保障充足的睡眠
专家提醒,市民注意在节后及时改正节日里毫无规律的睡眠。最好恢复到以前的睡眠状态,如果节后容易失眠、疲劳的话,睡前可以放些轻音乐、泡脚等,以此提高睡眠质量。
给自己心理暗示
不管是上班族或是学生,难免会把假期的散漫带到工作或学习中来,这是心态没有摆正的原因。在假期快结束之时,不断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是极为必要的,这样可以让自己迅速摆脱“节日”状态。
新闻推荐
柴某组织李某等19人在北京市朝阳区某餐馆聚会。新年将至,气氛欢乐,聚餐过程中众人痛饮。不成想,意外就在此时发生。酒后...